匹克球球场标准尺寸为6.10米(20英尺)宽、13.41米(44英尺)长,整体呈长方形布局。比赛区域被一条0.86米(34英寸)高的球网均分为两个对称半场。网柱固定高度为0.91米(36英寸),确保球网中央下垂后仍保持标准高度。底线后方延伸2.13米(7英尺)为发球区,其宽度与球场一致。边线采用5厘米宽醒目色带标记,与底线共同构成比赛边界。
球场横向中线将每个半场划分为左右发球区,各占3.05米宽度。非截击区(厨房区)是距球网2.13米内的带状区域,该区域地面通常以不同颜色明确标出。单打比赛使用完整场地宽度,双打比赛未额外拓宽,但选手需调整站位策略。匹克球球网采用高强度聚乙烯编织,中央下垂幅度不得超过2.5厘米。
比赛场地需配置6.1米×13.41米的平整硬质地面,丙烯酸涂层是最常见的选择,其摩擦系数需维持在0.7-0.9之间。人工草皮场地要求草丝高度不超过1.2厘米,填充石英砂与橡胶颗粒比例为7:3。夜间比赛场地照度标准为500-750勒克斯,灯杆高度不低于8米且避开球员视线。围挡网高度建议4米,网眼尺寸不超过5厘米×5厘米。
发球必须以低手抛球方式击出,飞行轨迹最高点不得超过1.83米(6英尺)。有效发球落点需在对角线方向3.05米×4.57米的矩形发球区内。双打比赛时,边线外延0.91米(3英尺)为选手替换区。裁判椅安装位置距边线1.5米,高度2.2米,确保全场无观察死角。记分牌最小尺寸为1米×1.5米,字符高度不低于30厘米。
非比赛用训练场地可缩减至5米×12米,但需保持网高与非截击区原比例。青少年训练场建议按标准尺寸85%等比例缩小。墙面练习区最小进深6米,墙面需做吸音处理并涂装反弹标记线。移动式球场采用模块化设计,接缝处高低差严格控制在3毫米以内。
场地周边需保留1.5米安全缓冲区,地面防滑等级R10级以上。残疾人专用通道宽度不小于1.8米,坡度不超过1:12。急救设备存放点距场地边缘不超过15米,配备AED除颤器的场地需在显著位置设置标识。排水系统应保证每小时50毫米降雨量不积水,沟盖板孔隙不大于1厘米。
匹克球场地尺寸规范直接影响技战术发挥。精确的6.10米×13.41米框架确保发球深度与角度计算的一致性。2.13米非截击区的设置有效平衡攻守转换节奏。标准网高0.86米制约了扣杀球的有效攻击范围。场地材质选择需同时考虑球速控制与运动员关节保护需求。照明系统的眩光控制指标UGR值必须低于19。这些参数共同构成了匹克球运动的竞技基础。